2008年5月1日
星期四
【木心電影院】在法國新浪潮中潮浪而去… 之三
[法國新浪潮]
誕生電影的法國在二次大戰後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短短幾年中,一批年輕導演拍攝出不同以往法國傳統電影風格的影片,這批年輕導演敘事、風格、特色新穎,加上大量、多產的作品聚積漫匯形成一股喻為『法國新浪潮』的潮流,它將法國整個電影界襲捲而去,甚至世界各地…
這股潮流的代表性導演,如有:侯麥、楚浮、高達、路易.馬勒、亞倫.雷奈……等。在他們的作品裡頭,我們可以看見時代的新氣象、藝術的新元素:戶外實體取景拍攝、自然樸實的演出,又如自由跳接的鏡頭技巧、長鏡頭凝視、新音樂的搓揉掺合、以及強調導演個人風格特色的宣告……。
即使身處在21世紀新時代浪頭上的我們,擁有多新穎的觀影印象與喜好,但這些猶如『經典中的經典』影片絕對不是過時電影,這就是『法國新浪潮』在〝菲林迷〞心中佔有的地位!
5/3 (sat) 7:30 pm <克萊兒之膝> (Claire`s Knee/1970/法國/彩色)
導演:侯麥(Eric Rohmer)
簡介:
提起新浪潮,不能不說侯麥(Eric Rohmer)。他與楚浮、高達同是新浪潮的推波者,不過侯麥所拍的影片卻到六十年代末期才受到歡迎。
然而,侯麥可說是新浪潮諸導演中最貫徹『作者論』的,想拍什麼就拍什麼。堅持『導演』為主導整部影片的重要人物,而非『編劇』。『編劇』若是以“筆”來書寫創作,那麼『導演』就是以“攝影機”來創作。
侯麥本身除了是個電影作者,同時也是一位作家,他的電影因而呈現文學和電影非凡的結合;也許是此緣故,使之堅持“電影作者論”的理念成為新浪潮靈魂導演人物。《克萊兒之膝》便是其《六個道德故事》書中的一個故事。
如果說觀賞安哲羅普洛斯的影片需要備足精神(才不致陷入瞌睡),那麼觀看侯麥的電影便需要真正靜下心來,摒棄對影片有任何聲光效果、曲折離奇故事的期待,甚至不要企圖從演員叨叨不止的冗長對話去尋覓角色的心理、情感,或電影的情節。也就是說,侯麥利用演員喋喋不休的對話,將原本用來表露演員情感的對白提升躍為主位,變成作品的一種提昇。這種表現手法也許因為侯麥本身也一位作家的緣故。
但若說侯麥以作家的理想介入影像過深,使影像變成語言文字的另種表現手法又非實然。他利用固定鏡頭,再加上場景戶內戶外的轉換,營造出演員的移動感與心理的狀態;還有,長拍鏡頭的緩慢畫面,看似毫無戲劇張力,卻宛若我們看似無奇的平常生活其實潛藏了暗潮澎湃--偶然間受到一點點無形的困縛,又如何悄然消融化解,回到原本生活的秩序裡……。
《克萊兒之膝》不在描寫男女肉體的感官經驗,而是描寫人們冥冥之中被一個無法捉摸的念頭所纏繞,這個念頭是慾望,是道德?!
(如小花整理撰述)
2008-05-01
【木心電影院】在法國新浪潮中潮浪而去… 之三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